週三佈光分享日 
燈具:Elinchrom D-lite 4 RX 共3支
相機器材:Canon 1DsMK3,Canon 35mm/F1.4L
修圖軟體:Adobe lightroom 5,Photoshop CS6 
佈燈想法和過程:由於之前工作的地方都是在台北市,冬季的多雨讓我很難去想像冬天的陽光是有多美好的事。而一直到了廣州,才知道冬陽是很好拍攝的一個光線。也因為台北的冬天多雨,所以也讓很多台北的攝影師練就了在室內打出戶外光線的感覺,雖然要跟真的冬陽比起來是有些差距,但最少也可在期限內完成客戶的工作。
       這個例子是一個標準的室內自然光打法的範例。我主要是利用跳燈的方式製造一個大面積的柔光,然後也利用燈邊緣的硬光提供一個比較像太陽光打入室內的線條感。在這個例子中,我把燈擺成一個半圓形的狀況,這樣的目的是讓光線在跳燈的過程中也可提供一個有方向性的主光感覺。然後在燈的出力方面,我由接近相機的燈開始出力依序增加,每支燈的出力差距大概是0.3-0.6EV左右,譬如最近相機的那支燈出力是3.0,那再來那支就是3.3,最後那支是3.6,依這樣的出力把燈擺好。然後一樣先把燈的高度先拉高,再來的步驟是把燈頭往下(大概是30度到45度左右)。很多人對於我把燈頭往下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當你在一個有陽光的午後看一下你家陽台進來的光線就可了解我的作為了。其實由戶外打入室內的光線很多都是由地面而來的反射光,而不是上方而來(當然其比例也不是全都是由下往上,還是有一些上方的反射光。)所以我在這把燈頭往下的目的就是為了模擬這樣的一個光線。然後簡單的測個光,再調整出力就完成囉。
       我們都會一直由一個慣性的認知來打燈,但有時卻忘了向大自然或是身邊去學習。我很常跟來上我課的學生說:打燈是你生活的體會。因為看得到的光線學習很快,而且大自然就提供了一個很棒的打燈課程,時時刻刻都在你身旁開課。所以打燈的學習別一直都悶在棚中,有時出去看看也是對你有所幫助的^^!